Page 10 - 运鑫服饰画册
P. 10
PAGE/09 成都工业学院科研成果汇编
三、科研成果
十年来,高水平论文、专利不断涌现,其中 SCI、核心期刊论文894 篇;获得授权发明专
利157 项、实用新型专利635 项。同时,学校科研成果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,获得各级各类
科技奖励多项,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共12 项。
四、科研平台和团队
十年来,建设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科研平台30 余个。2015 年获批4 个双创平台;
2017 年获批4 个省厅级科研平台;2018 年以来,在“厅校共建”新机制下建设了4 个“厅校
共建”科技服务平台;截至 2022 年,成功获批“四川省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
心”等4 个省级科研平台和“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科技园”1 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。
十年来,学校围绕学科布局和重点学科方向、优势应用领域,积极培育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创新
团队,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,分层、分批、分类先后建设了近30 个科研团队,基本搭建起科研平台-
科研团队体系。
五、社会服务
通过政策引导教师主动深入地方行业、企业,做实应用型科研。深入推进“科技服务团”科研
组织方式,前往宜宾市、青神县、宣汉县、乐至县、浦江县等地开展科技服务。我校在宜宾校区设
立“宜宾研究院”,在宣汉县成立“成都工业学院宣汉产业研究院”,在蒲江县共建“绿色创新工
业研究院(蒲江)暨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科技园蒲江园区”,在管理咨询、课题研究、成果转化、人
才培养等层面开展广泛合作。
学校各二级院(部)按照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有效对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,
科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。积极推进校企、校地、校行合作,材环学院加强与模具行业
龙头企业——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保利根(成都)精密模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密切合作,
将毕业设计环节直接放在真实工厂进行,与省模具协会、省增材协会建立了校行协同平台;汽交学
院牵头成立了“成渝汽车后服务产教联盟”,与郫都区政府合作,双方共同建立集展会、赛事、培
训、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监测、行业应用开发于一体的无人机创新创业基地;网通学院与成都铁塔、
九州电气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,与深圳迅方、四川鑫安物联科技等企业达成了专业共建意向性协
议等。
学校鼓励教师开展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,促使发明专利、工程项目等应用
类科研成果向实用化方向转变,引导教师进行高水平的应用型科研,为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有力的智
力支撑。十年来,科技成果转化率得到显著提高。其中,无人机研究团队成果已经吸引9 家企业入驻,
并实现成果转化收益220 万元。